AppleABLE

暂时没思考出人生的意义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

🕐两天半

💬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是两个极端,喜欢它的人就特别喜欢,而讨厌它的人就特别讨厌。也有人觉得卡尔维诺在这本书里根本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他纯粹是在“炫技”——炫耀他的写作技巧和文字功底;但也有人觉得卡尔维诺开创了小说描写的一个新角度,不必太过在意这本书的叙事,因为形式和结构之美之绚丽已足以让人神魂颠倒。
我就是特别喜欢这本书的一类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从未想过还能拥有如此刺激新奇的阅读体验——读者完全被作者玩弄掌控于股掌之中,随着一本又一本进行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书,你坠入一个又一个更深的梦境里。十本书,十个不完整的残缺的故事,十个不知道结局的剧情……想想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更酷更奇幻?
而且作者的写作口吻大都以第二人称“你”为主,“你”是这本书中的“隐形读者”,这本书围绕着“你”发生,但是“你”就像提线木偶一般无力掌控任何剧情。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来回穿梭,打破时间的纬度,追寻每一个碎片的轨迹,然后又忽地消失。这是独属于卡尔维诺的奇幻迷宫。

✨你把书翻到第一页,不,翻到最后一页,因为你首先想知道这本小说有多长。谢天谢地,不算太长。今天写长篇小说也许有点逆历史潮流而动,因为现在的时间已被分割成许多片段,我们度过的或用于思考的时间都是些片段,它们按照各不相同的轨道行驶与消逝。时间的连续性我们只能在历史上那样一个时期的小说中才能看到,那时的时间既非静止不动的亦非四分五裂的,可惜那个时代仅仅待续了百年左右,后来时间的连续性就不复存在了。

你以为每一篇小说都必须有个开头又有个结尾吗?古时候小说结尾只有两种:男女主人公经受磨难、要么结为夫妻,要么双双死去。一切小说最终的涵义都包括这两个方面:生命在继续,死亡不可避免。

“寒冬夜行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顾眩晕,向着黑魆魆的下边观看,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线,一条条相互交叉的线,在月光照耀的落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结局如何?’

当然,压制也要让人喘息,也有闭上一只眼睛的时候,时紧时松,鬼神莫测。如果不这样,如果没有什么可压制的了,那么这种压抑的机器便会生锈、陈旧。说得坦率点: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最专制的国家,都生活在一种不稳定的平衡之中,需要不停地证明压迫机关存在的必要性,即证明有需要压迫的东西存在。

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秃鹫飞向天空象征着黑夜即将结束。我听见它们扇着沉重的翅膀飞向昏暗的天空,看见它们的身影遮挡发暗的星辰。它们起飞时很吃力,要花很多时间离开地面、离开灌木丛,仿佛只有飞起来后它们的羽毛才成其为羽毛而不是针叶树的树叶。

比起写作来更应该是个别进行的活动。假若写作能够超越作者个人的局限性,那么写作的意义仍旧在于它的作品要经过读者个人的思维回路得到阅读。只有作品得到某个读者的阅读,才能证明该作品具备了作者赋予它的功能。因此作品的功能超越了个人的范围。宇宙什么时候才能表现自己呢?只有当人们可以这样说的时候它才能表现自己:“我阅读,因此宇宙在写作。”

评分:⭐⭐⭐⭐⭐

评论